经开区加快整合提升 推进高质量发展
时间:2019-10-10 09:33 浏览量:

  编者按

  去年,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进一步激发开发区体制机制活力,继续发挥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作用,形成新的集聚效应和增长动力。今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要求开发区加快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发挥好其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优势。

  近日,省商务厅牵头完成了2018年度全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工作。全省97家开发区(其中国家级24家,省级73家)2018年在发展规模、土地集约、科技创新、环保安全、开放合作、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接受了全面“体检”和量化评价。

  本次评价考核中,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泉州经开区)名列前茅。如何把开发区打造成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载体?本期《商务观察》特选编泉州经开区经验做法,为其他地方提供借鉴参考。

  经开区加快整合提升 推进高质量发展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泉州南大门,是泉州南冀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于1996年12月开发建设,2010年6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全区拥有产值超亿元企业51家,税收超亿元企业2家,超千万元企业23家,上市企业8家。拥有国家火炬无线通信特色产业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三个“国字号”基地,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字号”科技品牌52项。2017年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授予“绿色开发区”荣誉称号。

  坚持盘活与拓展并重 做优发展平台

  实施腾笼换鸟推进深度开发。泉州经开区建立收储、置换、租赁等土地开发利用机制,采取产权变更、产能变换、股权置换重整等方式有效实现腾笼换鸟,破解项目承载空间不足问题。近年来,成功盘活厂房近80万平方米,置换引进臣佰食品、斐乐全球采购中心、乔丹电商等一大批优质项目。这些项目利用了现有厂房,缩短了建设周期,快速投产达效,年新增产值30多亿元。

  探索飞地开发带动连片发展。先后与晋江市合作开发了泉州特种汽车基地,与南安市合作开发了官桥园区。官桥园区近年来共移交土地722亩,协调先行提供施工用地350亩,形成“平地、通路、建厂”的园区新形象,储备优质项目近200个,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加强对外合作提升开放水平。出台推进开发区创新提升实施方案,从创新体制机制和运行机制、提升开放型经济质量等方面,细化工作举措,稳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重点谋划建设中意“两国双园”,加强意大利-中国(泉州)产业深度对接,打造“中意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区”。今年上半年,全区合同外资同比增长488.9%,实际使用外资持续正增长。

  向上争取扩区壮大规模体量。为进一步拓展土地空间和项目承载力,扩大国家级经开区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开发区积极向上沟通协调,争取扩区发展。目前扩区方案正在研究办理。

  坚持引优与培强并驱 提升招商质量

  泉州经开区推行“一把手”带头、“一条龙”服务、“一盘棋”布局、“一条心”出击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成效。今年来新签约项目21个,总投资79.9亿元,实现数量、质量双提升。

  突出新业态招商。瞄准高新定位,大力培育引进低占地高产出的数字经济型企业和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大型优质项目。引进德尔电梯总部项目,总投资30亿元,建设电梯“保险+服务”综合管理平台及企业运营总部。引进天际汽车泉州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32亿元,全部建成后整车年产能规模将达到6万辆,预计年营业收入88亿元,税收5亿元。

  突出新载体招商。在2.5产业园划拨一幢约2万平方米的楼宇作为中意“两国双园”招商载体,着手面向意大利开展实质性招商。已与通用公司意大利分公司签订合作备忘录,正加快推进合作共建“两国双园”意大利办事处,并进行“两国双园”项目海外园的选址、规划等。近期与宁波西盟工业科技有限公司签约,拟建设意大利CSMT(泉州)中心。

  突出产业链招商。紧抓“微笑曲线”两端企业,加强研发设计、品牌营销、金融、物流、信息等产业综合配套服务,大力招引配套项目,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已引进一批将对带动泉州产业转型升级产生重大影响的好项目,如斐乐(FILA)全球采购中心、维佳石材机械生产项目等。

  坚持传统与新兴并举 壮大产业集群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发展“1+4”产业,泉州经开区加速传统、重工、高新“三大板块”成形成势。

  1个高端纺织鞋服产业:产业技术数控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加快,正向高端纺织鞋服产业迈进。九牧王公司西裤销量连续19年全国第一,特步公司是全国第二大的运动服装企业,另有全国十大童装品牌的杰米熊、红孩儿,全球首创莱舍尔纤维的宏远公司等一大批龙头企业。

  4个新兴产业:互联网+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已获批国家火炬无线通信特色产业基地,锐驰公司全国首产智能无屏电视,与中国电信建立战略合作;天地星公司成功研发高清推送卫星接收播放机,市场占有率达75%以上,室外高频头接收器全国销量第一。医药食品产业方面,拥有亚泰、恒达、太平洋、安记等代表性企业,太平洋制药为全省第一家通过认证的企业,拥有泉州最多的GMP生产线19条;安记公司是泉州市首家国内A股上市的调味品企业。引入总投资30亿元的国脉生物科技项目技术尖端、市场大,将发挥有力的示范带动作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拥有新华旭、艺达、威兰汽配等优势企业,西虎汽车拥有泉州唯一的整车生产资质,与浙江电咖合作总投资32.65亿元的天际SUV汽车项目,泉州制造的SUV有望下线,将带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配套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生产性服务业方面,立足海丝智能机器人小镇、圣弗兰产业综合体、网商虚拟产业园、创客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引进集聚1000多家互联网经济、现代物流、工业设计、金融服务等新型业态企业,初步形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应。

  坚持服务与扶持并行 优化营商环境

  泉州经开区锁定一流环境和一流服务,有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区域竞争力。

  加速政策落实。抓好新一轮减税降费政策的宣传落实,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若干措施》等文件。2019年预算安排1.4亿元用于支持民企健康发展,今年来,已兑现各级各类扶持资金近1亿元,受惠企业近百家。

  提升审批效率。坚持刀刃向内瘦身审批,全区247项审批服务事项审批环节均压缩在3个以内,审批时限压缩在法定时限的11.7%。加快推进智能审批,率先在全省推行手机微信终端“自主申报、自动审核、自助打照”的智能登记新模式,全区通过智能审批的个体工商户达6302户,群众办事真正像“网购”一样便捷。

  落实配套服务。力解企业员工子女就学之忧,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在实验学校的基础上,投入1.4亿元,新建成市二实小开发区校区,已于9月正式开学,全部启用将新增学位2400个。大力推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今年可新增普惠学前学位300个,全区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就读率预计可达80%以上。每年投入80万元,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目前报名参与学生人数约占全区学生总数82.4%,有效解决区内员工“孩子已放学、家长要上班时间差”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